学习中文,真的应该从拼音开始么?

几天前,一个教育群里偶然聊起有关中文学习的话题。

尽管看到的时候,讨论已经结束,但因为近期恰好在制作与之相关的内容【《番茄读蒙学》,可在云课堂会员资源中查看】,这个话题还是让我饶有兴趣。

今天得空,就来梳理梳理当天的核心问题——

中文学习,该不该从拼音开始/什么时候开始?


1. 什么是“拼音”? 

首先还是番茄的一贯规矩:先问“是什么”,再问“该不该”。我们所说的“拼音”——

指的是什么?是怎么产生的?什么时候产生的?为了什么目的产生的?

这几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随手翻翻维基百科/百度百科,就能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答案。为了帮各位省事,这里直接搬运过来——

百度百科(维基百科内容基本相同):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音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留心一下其中加粗的文字部分,就能得出几个简单的结论:

  1. 我们平时所说的“汉语拼音”,指的是一套官方颁布的以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的方案,再简单点说,拼音在根本上是一套注音方案/注音符号系统
  1. 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语拼音方案始于1955年,1958年才开始广泛推行。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核心目的在于“推广普通话”
  1.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或者说,是汉字的“普通话音标”,是一种将中文普通话读音转写为拉丁符号的“转写标准”。也就是说,汉语拼音不是文字,只表音,不表意

OK,“是什么”说清楚了,那到底又“该不该”呢?


2. 该不该先学“拼音”?

首先,“该不该学习汉语拼音”的答案毫无疑问——拼音是必须要学的

因为,正如我们以上所总结的,汉语拼音是一个辅助读音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标注”和“读准”汉字的普通话读音,说好普通话

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学呢?尤其是一些生活在方言环境,或是外语环境中的学习者,学好拼音就更加有必要了。更何况,在如今这个人机交互频繁的数字时代,作为最容易上手,使用也最为广泛的汉字输入法——拼音输入汉字(也就是将普通话读音,按照“汉语拼音”这一转写标准,通过拉丁字母转化为汉字输入)的系统基础,汉语拼音对当代人的意义,恐怕还要超过其创立之初。

然而,把问题从“该不该学”换成“该不该先学”,或者说是“中文学习该不该从汉语拼音开始”,我们的答案就是否定的。

虽然,按照我们此前解释过的原理和规律(请移步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语言学习的正确路径的确要从学习声音开始(正如语言的产生也是从声音开始),中文也不例外——但是“学习声音”并不等于“学习注音”或“学习音标”

事实上,语言学习从来都不是从“注音符号”开始的,“音标”也从来都不该是一门语言学习的重点——音标有意义,也重要,但不是最终目的,也不该是过早投入、过度投入的焦点。 因为,“学会”一门语言的基本标志,是去掌握这门语言在“音、形、义”三个维度上的熟练转换——通俗的讲,也就是所谓的“见字能读认读),听音能写听写),理解其义释义)”——古代的中国人称之为“识文断字”。

这其中所有涉及到“字音”的环节,无论是“认读”、“听写”,还是听力理解意义上的“释义”,一概都是“字音”与“字形”、“字义”之间的直接转换,而绝不会以“音标”作为中转。相反,如果一个人始终需要借助中文音标,也就是需要借助汉语拼音去完成读写——这反倒是一种没有学会中文的标志。

在此前有关英语学习的文章中,我们也曾略微提到过类似的话题:

自然拼读在本质上是一种“识字法目的是通过分拆和合成单词达到“识字”而非“注音”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然拼读”和“国际音标”是目的完全不同的工具,根本不应该被拿来类比。而其在中文学习中所对应的也不该是拼音,反而是“偏旁部首”——因为“偏旁部首”同样是以识字为目的,对一门语言中的最小意义单元——汉字的拆解和合成。

原文来自:做好英语启蒙,先纠正父母们的5个原则性错误

事实上,中文和英文的学习,在逻辑和规律上的共通之处远比人们所认为的更多。我们之所以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归根结底是因为对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母语学习过程,缺少一个准确、透彻的认识。

我们错误的理解了自己学会母语的真实路径——比如错误的认为我们曾经是从拼音开始学习的中文;继而又将英语和中文学习中的工具错误的类比——比如将“拼读”与“拼音”错误的类比(难道就是因为名字里都有“拼”么),而全然不去理解工具的属性和目的——英文音标和汉语拼音,即中文音标,都是“注音”工具;而自然拼读和偏旁部首,则同为“识字”工具。

其实,只要我们仔细思想一下就会知道——无论英文还是中文,真正的母语学习者都是从真实语言和文字环境中的“耳濡目染”开始,逐步学习如何去将自己大脑中从婴儿时期就开始积累的“听力储备”,与“文字”而不是“音标”对应起来中文主要通过认读和描红,英文主要通过拼读和拼写),从而达成“识字认句”的目的——而这其中,最重要也最基本的起点,是“音韵意识”的培养,而非“注音符号”的学习。

英文学习不该从“音标“开始,中文学习同样也不该从“拼音”开始。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在英文学习中,记忆的起点和重点是“音标”和“语音”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字母”与“读音”之间的关系,这难道不是一种舍本逐末,南辕北辙么?

而且,无论是在中文学习,还是英文学习的过程中,“识文断字”这个目标的达成,与“音标”学习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作为“注音”工具的“音标/拼音”(汉语拼音还包含了将读音转化为文字的转写能力,比英文音标的功能略丰富),其作用始终都是“锦上添花”性质的——也就是,在识字的基础上,去纠正发音、读出生字、扩充阅读 

所以,先识字,再拼音。识字为本,拼音为辅


3. 多说几句

关于“中文学习该不该从拼音开始”的问题,到上文结束就已经有所解答。要不要再继续往下看,就全凭各位的兴趣了:

  1. 不得不说,今天之所以很多人都默认应该先学拼音,再学汉字,以此为规律,其实是被现代语文教学洗脑的结果

在汉语拼音出现之前,中文学习不仅是从“识字”开始的,而且也有系统的注音方法来帮助人们认识生字(比如最常见的直音法——蛊,音同“古”,以及反切法——唐,徒郎切,取徒的前半部分音,和郎的后半部分音,得到唐的读音),从来都没有离开拼音不能认字的道理。

反而,在貌似“进步”的五四运动推动之下,现代中文教育盲目激进的抛弃了自《说文解字》以来,使用超过2000年的中文识字法,不仅使得中文学习变得事倍功半,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习者对中文的深度理解和感受。

  1. 除此之外,汉字自身的特殊性也是中文学习中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众所周知,英语文字是由拉丁字母构成的,侧重于“表音”的拼写文字。而中文汉字却是一种以笔画偏旁构成的,侧重于“表意”的图形文字。这种“构字法”上的区别,使得中文识字和英文识字,虽然同样都是以“听力储备”和“音韵意识”为基础,其后的路径和方法却不尽相同——英文是“先音韵,后拼读”,中文则是“先音韵,后认读”。

另外,对英语启蒙有所了解的人会知道,在母语英文教学中,有着Sight Words和拼读孰先孰后的路径之争。而大部分人之所以认同“拼读在先,Sight Words在后”,就在于Sight Words的学习其实是一种“整体识记图形”的识字法,以Sight Words为先、为主,实际上是有悖于拼写文字的识字规律的。

中文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不同于英文中区区26个拉丁字母作为组字单元,汉字仅以部首来计算,就有264个之多(注:出自《新华字典》中对应的常用现代汉字部首总数。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实际将9353个汉字以540个部首归类),若将所有偏旁统计在内,总数则更加庞大。

正因如此,中文以“认读”的方法识字,就是一种更合乎构字规律(尤其对于独体字来说),更为高效的识字法。

  1. 如今如火如荼的拼音学习热,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教改所带来的错位

这种错位,一方面来自于幼儿园阶段一刀切式的禁止拼音和识字学习;另一方面则来自于部编版小学教材对汉语拼音在课时占比和优先次序上的降低。这样的双重调整,使得许多对于“以符号表示读音”这件事毫无概念的孩子,面对着小学入学后突如其来,分量重、课时少、进度快的新事物——汉语拼音,一时措手不及、备受打击;而父母们则更是如临大敌,慌不择路的将孩子蜂拥带至线上线下、各种大大小小的培训补习中去,唯恐输在了起跑线上。

这样的恐慌并无必要。拼音学习也并非真的困难。大多数时候,父母所感受到的困难,都只是因着某种不合时宜的期待,或奢望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而带来的焦虑和迷茫。

所谓“期待的不合时宜”,指的是拼音学习所需的能力基础与儿童发展阶段的不匹配。任何拼读规则,都是基于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思维而这恰恰是大多数低龄儿童所不具备,也不宜过早开发的。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所需的其实只是耐心,一旦孩子年龄稍大,大脑发育更成熟,原先感觉困难的内容就自然会变得容易,问题也迎刃而解。

此外,与大家通常所担心的“拼读、拼音相互干扰”恰恰相反,我们的实际观察反而是——但凡中文听力储备和音韵基础足够,又系统学习过英文拼读的孩子,因着对“以拉丁字母表示读音”和“字母及字母发音拆分组合”等逻辑的充分熟悉,他们的拼音学习几乎都会是轻松无压力的“秒过”。

父母们所感受到的的另一种困难,则来自于对拼音学习可以“短时间内一蹴而就”的错误假设。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常见的错误。事实是,人类的大多数学习,都不能凭借短时间内的集中灌输来完成——比如上面刚刚提到的“秒过”,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那是建立在多少牢固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我们不提倡“过早学习拼音”,但绝非不鼓励接触。相反,在系统学习拼音之前,让孩子有适当的熟悉,点点滴滴的松散启蒙,不带压力的理解记忆,随时随地的学习积累——这些事前的“热身准备”,都会促使系统学习的过程变得轻松流畅,事半功倍。而所谓“秒过”,也就是“顺理成章”、“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事了。

  1. 英文学习中有Sight Words和拼读,中文学习中有拼音和识字的“先后之争”。这些争议的存在,恰恰说明语言学习的道路并不是唯一的

我们之所以提倡“先识字,再拼音”,也并非是因为先学拼音就完全不可以,不可行,而是这条路径从语言学习的规律上来说,是效率低下,事倍功半的。

与此同时,由于每个孩子的个体情况和成长环境不尽相同,规律与原则的实际应用,也不能是刻板教条的,而要充分考虑每一个孩子的兴趣、状态和能力阶段,找到适合孩子的方式和节奏。

毕竟,找对路径的目的,是为了到达终点。大方向正确,路径就不是不可调整的——只要能到达终点,绕点弯子嘛,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就聊到这吧。回见啦。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无法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