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在家教育——是什么、为什么、为了什么(二)

– 对上篇文章的一点补充 –

如若询问国内C在家教育家庭你们为什么开始在家教育这个问题(也是这个系列的主题之一,会在后续文章中讨论,这里仅做举例),我们通常会概括和归纳出以下4种答案:

0
1

出于一种“对自己曾经历过的教育,或现有教育的整体感受”,尤其是其中的教育内容、教学质量和过程体验的不满意;又或受到他人的不同教育选择,尤其是实际结果(比如优异的成绩、学历、就业、礼仪、行为、品格等等)启发、刺激和鼓励

0
2

出于对主流教育的意识形态基础,即一个基于无神论、进化论和人本主义等世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系的不认同、不接受;出于 “大使命”或“文化使命”的驱使,对培养敬虔后裔的积极追求

0
3

出于孩子的特殊需要(如慢性疾病、自闭症、唐氏儿童、多动症)或对学校环境的不适应(如阅读障碍、心理创伤,或其他类型不适应),出于对某些特殊教育要求的追求(如成为钢琴家,追求国学修养等等),出于对家庭关系的重视,又或是出于对孩子的保守(如学校霸凌、内心的纯洁、品行的端正)等等;

0
4

出于一个“合乎圣经的家庭观”的驱使,尤其是

  • “教育”是神对于父母的直接命令(申4:9-10, 申6:1-25, 申11:18-20),也是神直接赋予父母(箴22:6, 弗6:1-4, 提前3:2-5, 玛4:6, 多2:4-5, 提后1:5, 3:14-15),而非“国家”或“教会”的神圣权利和责任

  • 基于一夫一妻婚姻关系的“家庭”,这一圣经中除“教会”以外,唯一一个由神所亲自设立的人类关系制度(one of the only two God-ordained human institutions in the Bible),是圣经所启示的教育的核心场景(申6:7-9, 申11:18-20),而不是会堂或教室;

  • 教育也是神所命定的“家庭”的核心功能(God-ordained function of the family)之一(玛2:15, 玛4:6, 诗127:1-5)

以上的4种答案,代表了当前“C在家教育”群体中的4种普遍状况。按着我们上一篇文章所作的概念区分,其实际回答的分别是:

0
1

为什么选择另外一种【教育】?

(关注点在于孩子是否能得到其心目中的“好的教育”)

0
2

为什么选择【C教育】?

(关注点在于孩子是否在接受其心目中的“C教育”)

0
3

为什么选择【在家】?

(关注点在于是否能够满足某些在学校环境中难以实现的特殊诉求)

0
4

为什么选择【C在家教育】?

(关注点在于建立合神心意的家庭,而教育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作为对前文内容的补充,这4种视角的梳理,一方面是为上篇文章中“澄清定义、区分概念”的工作,提供又一个佐证;另一方面,也是为大家提供一个思考这个系列主题的基本逻辑框架。

下面开始今天的内容。


– C教育是什么 –

上一篇文章,我们讨论的是【教育是什么】。这一篇我们也仍将继续有关【是什么】的讨论。

关于【C教育是什么】的话题,我曾犹豫是否还有写一篇的必要——毕竟,已有许多与此相关的书籍文章写作出来——我们夫妻就曾翻译过三本包含类似主题的专著。即便只考虑国内家庭容易接触到的中文内容 ,也有像周毕克这样让人尊敬的前辈所参与的著作。

然而,我最终还是决定写上一篇。理由是,在个人阅读过的大部分著作中——尽管许多内容都很宝贵,也让我受益良多——却似乎还是缺少了有关【C教育是什么】的清晰定义和讨论。甚至,许多作者的默认似乎是,当人们提到“C教育”,每个人都知道所说的是什么,或者至少说,每个人对这个概念的理解,都是基本一致的。

这与我个人的观察大相径庭。我所看到的现实反而是,每当提到类似“C教育“这样“众所周知”的概念,大多数人都无法清晰定义自己所说的是什么。即使是一部分有过思考的弟兄姊妹,所给出的定义也往往有着不小的差异。

比如,有人的认识是,主内弟兄姊妹办的教育,就是“C教育”;有的则认为,在现代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加上圣经课,或是加上要理问答,就是“C教育”;又或者,按照圣经标准开展的“品格教育”,就是“C教育”;还有的则认为,使用主内机构出版的教材或是课程,就是“C教育”;甚至也有人认为,唯有JH学校,才是“C教育”…… 观点各异,不一而足。

所以,在我们进行任何有关“C教育”的讨论之前,为这样一个天天挂在嘴边的概念下个清晰的定义,确实是有必要的,对不对?

在上篇文章中,我曾给出过一个自己“作为基督徒,在神的‘特殊启示’之下,站在基于圣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角度上,所定义的’教育’”:

教育,是父母在婚姻和家庭的背景下(创2:24, 创1:28)
或是牧者在教会的背景下(约21:15-17, 徒20:28, 彼前5:1-4)
肉身或属灵的儿女和子孙为主要对象(创18:19,申4:9-10)
以神的道/神的话语为基础(诗119)
建立(养育、教导和训练)认识神、敬畏神、荣耀神的生命为本质(申4:10,32:46-47, 徒20:32, 弗4:11-16, 林前3:6-15, 10:31, 西1:28)
去“教养孩童(生命意义上的),使他走当行的道(出18:20, 申8:5-6, 诗34:11, 箴22:6, 提后2:21-22, 3:14-15)”,
在人生中(申4:10, 6:7-9, 12:26-27, 13:14-16)预备他们学习为人行事——
靠恩典为人圣洁敬虔,行各样善事(罗12:1, 弗4:20-24,彼后3:11-12,耶6:16, 提前2:21, 提后3:16-17, 彼前4:10)
成为合神心意的夫妻、父母(提前3:1-13, 多:2, 弗2:10)
等候主的再来(罗8:22-25,林前1:7-8,弗4:30, 腓3:20, 多2:11-14, 雅5:7-20)的,
人生中活泼的关系、真实的体验和动态的过程。

但我估计这样的定义对许多人来说还是不太有帮助。因为信息量比较大,内容也比较抽象。

所以,让我们换一种简单直接的方式,为“C教育”重新去下个定义。


– 回到思考的起点 –

在企业咨询领域,有一种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的思考方法,叫作5W1H——也就是,针对所研究的对象,从“Why, What, Who, Where, When和How”6个角度提出问题,澄清对象的起始、归属、轮廓和关键实质。

接下来,我们就从类似的角度,来建立一个思考“C教育”的框架。

首先,我们并不能先入为主的假定这些提问的视角在主次关系和优先级上是等同的,而是必须带着慎思明辨,去明确一个基本的问题——我们的思考,应该从哪里开始?

正如我们在上篇文章中讨论过的,人类一切的认识,都始于 “认识论Epistemology”层面上的某种选择。我们认知任何事物,思考任何问题的起点,实际都始于“认识论”的层面——也就是,在进入有关任何对象、任何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之先,必须首先去回答:“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所知道的?我们从哪里知道我们所知道的?”

而对于基督徒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们获得一切认识的根本“来源”验证一切认识是否属于真理的最终“标准”,都是神的话语——《圣经》。

因为,耶和华赐人智慧;知识和聪明都由他口而出。
【箴2:6】
你话的总纲是真实;你一切公义的典章是永远长存。
【诗119:160】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虽然我们说,“认识论”是人一切认识的“起点”——但这其实也是一个“从人的视角,以人类认知的逻辑次序”而论的,“人类经验意义上的起点”,而并非是“万事万物原有次序的真正起点”。

而恰恰是一个重生基督徒对万事万物“认识的起始”——《圣经》,也唯有《圣经》,将一切存在的真正“起点”,清晰明确、无可置疑的“启示Reveal”出来:

起初,神……
【创1:1a】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借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他造的。
【约1:1-3】

也就是说,那一切“认识”的起点,一切“存在”的起始,从来就不是一个“What”,也不是“Where”,不是“When”,甚至不是Why(这是理性主义通常容易有的迷惑)而是一位“WHO”——一位个人化的、关系性的、自有永有的神

因此,人类最终极的思考,有关一切存在的最终极问题,有关每个人人生的最终极问题,就不再是“What is什么是(存在)/什么是(人生的意义)?”,而是——“Who is谁是(存在)/谁是(人生的意义)?”。

而神对此亲自的回答则是——“I AM 我是自有永有的”。

摩西对神说:“我到以色列人那里,对他们说:『你们祖宗的神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他们若问我说:『他叫什么名字?』我要对他们说什么呢?”神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 (I AM)”;又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那自有的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
【出3:13-14】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 (I AM)。”
【约8:58】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问,这些与“C教育”能有什么关系?

答案是,有一切我们能想到的,以及想不到的关系。

这是因为,“C教育”所能涉及的一切的一切,就都包含在 “存在”二字里。如果“存在”的起始和根本都是一位个人化的、关系性的、自有永有的神,是那太初有道的道——神的爱子耶稣基督,那么“C教育”的起点、终点,以及真正的焦点,就必须也只能是这一位“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祂而立”的主

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借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
【西1:15-17】
要叫他们的心得安慰,因爱心互相联络,以致丰丰足足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使他们真知神的奥秘,就是基督;所积蓄的一切智慧知识,都在他里面藏着。
【西2:2-3】

换句话说,按照圣经的启示,我们所期待去教导孩子的一切美好的价值或品格,比如真实、良善、美好,比如仁爱、喜乐、和平;以及一切学科知识和能力,比如文史、逻辑、数学、科学、艺术、体育,比如独立思考、沟通合作、规划组织、动手执行、琴棋书画、野外生存、家务劳动、职业技能……或者说,这世界上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概念,一切我们期待藉着教育,能够在孩子身上去成就的美好——都源自一位有位格的神,都是祂在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里一切的本性和作为,在祂所创造的万有中的投射——其本体,都是神的爱子耶稣基督

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里面,你们在他里面也得了丰盛。他是各样执政掌权者的元首。
【西2:9-10】
……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
【弗1:10】
神的应许,不论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借着他也都是实在的,叫神因我们得荣耀。
【林后1:20】

这个结论的意义是非凡的。因为这意味着——“C教育”在本质上是“个人化和关系性的Personal and Relational”或者说,在“C教育”中,我们归根结底要去教导和学习的,是作为受造人类的我们,与我们的创造主,以及祂所创造的万有之间,有着怎样的“个人化关系”,这种关系的从前、现在、将来是怎样,我们又当怎样去行

在我们通常所能接触到的种种教育理论或教育实现过程中,学习者面对“学科”或“课题”,面对作为学习和研究对象的“自然”或“社会”,很少会从“关系”的角度去认知和思考。即便有,也会是“非个人化的”

我们与学习和研究对象之间,往往是一种“我-它 I-it”的关系——也就是“我们分析目标对象,我们解释目标对象,我们使用目标对象,我们征服目标对象”之类的“主-客 Subject-Object”“主-仆 Master-Servant”关系。这样的认识,对于教育这件事,甚至对于我们自己的影响,都是极其深刻的。

去寻求万有背后的创造主,在一个“祂-你-我”,或者说是“主人-伙伴-仆人”的关系中,去探索和思考、学习和成长、栽培和照料、修理和看守、工作和服务,并享受其中一切的美好,这是今天的人类社会,包括基督徒们,都极为陌生的一件事。

而一切并非从来就是如此。你或许听说过,曾经的数学家、科学家们,会在研究方程式的过程中,因着在数学中“看见主的荣光(路2:9, 林后3:18)”而停下来高声赞美;会在探索神创造中的几何规律时,根据创造的一致性原则(因为是同一位创造主),而分别推断出一套音乐和声理论和天体运行理论。

如果“C教育”的学习,在本质上不再只是对于信息和技能的获取与使用,不再只是个人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不再只是物质世界中的认知和实践,而是——

在万有中,在凡事上,以个人化的关系,去认识一位有位格——有个人化的思想、意志和情感,创造了我们,自始至终养活着我们,为我们道成肉身、死在十架、以大能复活救赎我们,使我们能与祂相交,建立永恒的亲密关系,并使我们在其中去认识祂、相信祂、爱祂、享受祂、荣耀祂的,一位又真又活的主

——则有关教育的一切,都将随之改变,有待我们重新去思考。


– “C教育”的首要“内在特征” –

在上篇文章的末尾,我们曾得出一个从“普遍启示”角度出发,不专属于基督徒,又“合乎真理/反映真理”的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一种以建立(养育、教导和训练)生命为本质,教养并预备儿女和子孙进入未来人生的,活泼的关系、真实的体验和动态的过程

我们之所以说这并不是“C教育”的定义,也不专属于基督徒,是因为许多非信徒,或有着其他信仰的人,也都能够认同这样的定义,而没有任何实质的分歧。

然而,“C教育”的底层逻辑却是有别于其他教育的。这是因为:

1)“C教育”所要建立的“生命”,其本体就是基督。

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他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
【西3:4】

2)“C教育”的本质是“关系性”的。因为建立“生命”,就是去“认知至圣者”,“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箴9:10】
神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皆因我们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
【彼后1:3】

3)在“C教育”的教育观中,一切真理的本体就是神自己。因此,“养育、教导和训练”的目的,就不是去“掌握真理”,而是“被真理掌握”、“被真理降服”、“被真理拯救”。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约14:6】
并且有圣灵作见证,因为圣灵就是真理。
【约壹5:7】
求你以你的真理引导我,教训我,因为你是救我的神。我终日等候你。
【诗25:5】
耶和华啊,求你将你的道指教我;我要照你的真理行;求你使我专心敬畏你的名!
【诗86:11】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约8:32】
你们既因顺从真理,洁净了自己的心,以致爱弟兄没有虚假,就当从心里彼此切实相爱。
【彼前1:22】

4)“C教育”所要教养和预备儿女去进入的,是有别于人们通常所指的“人生”,其中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完全不同。

其实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你们只当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做这事,或做那事。”
【雅4:14-15】
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劳苦,并非愿意脱下这个,乃是愿意穿上那个,好叫这必死的被生命吞灭了。
【林后5:4】
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预备将来,叫他们持定那真正的生命。
【提前6:19】
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约12:25】
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
【太6:25】
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太6:31-34】
在大户人家,不但有金器银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为贵重的,有作为卑贱的。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提后2:20-21】

虽然,对于“人的经验”来说,“C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区别始于“认识论Epistemology”;但其根本意义上的区别,或者说,“C教育”的“Innate Nature天然特征/Inherent Nature内在特征”,却完完全全是“本体论Ontology”层面的——也就是,由“Who is谁是”——这个终极问题的答案所得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我们去讨论“C教育”是什么(这篇文章)、不是什么(下篇文章),所使用的衡量标准,或者说是区别“C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边界的根本,也就在于——我们心里所想、口里所说、手中所做的,有关教育的一切——在根本上是关于“Who谁”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

根据此前所引用的经文,并按着这样的角度去回答,我们就可以简单的得出一个关于“C教育”的基本定义:

“C教育”,就是“一切都关于神,关于神的爱子耶稣基督”的教育(西1:15-17; 2:2-3)而神自己,或者具体的说,是“神在基督里一切的本性和作为”——也正是“C教育”的起点、终点和焦点(西2:9-10, 弗1:10, 林后1:20, 箴9:10, 彼后1:3)

这就是“C教育”最核心、最根本的特征,也是“C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首要、最本质的区别。而《圣经》中,神对此最为明确的宣告,就始于被称之为C教育“宪章”的申命记6章:

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的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
【申6:4-9】

这里,神明确吩咐全以色列“要听”,要去“记在心上”,“殷勤教训儿女”,无论“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房屋的门框并城门上”的重要信息,到底是什么?

按着经文的上文下理就是:“耶和华——我们的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

这也正是耶稣亲自告知一位教育者(教导律法的律法师/文士)的,“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太22:38)”。再加上“爱人如己”(太22:39b),便是主耶稣口中“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即耶稣时期,神全部文字启示的总结)”。

而按着圣经中其他经文的教导,“爱人如己”,也正是第一条诫命的延伸和体现,或者用主耶稣自己的话说是——“相仿的其次(太22:39a)”,因为——“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约壹4:20)”,“凡爱生他之神的,也必爱从神所生的(约壹5:1)”。

如此说来,神,不仅是“C教育”的起点、终点和焦点,而且是父母们要教导儿女子孙用尽一切去“爱”的对象。而“C教育”,就是“一切都关于神,关于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神”的教育。


– “C教育”的首要“外在特征” –

聪明如你,或许已经意识到了一件事,那就是以上结论的得出,都是基于神的话语——《圣经》的启示。的确,这也印证了我们最初探讨过的认识——仅从人类经验的角度来说,“认识论Epistemology” 是一切认知的实际起点。

而这个起点对于“C教育”的意义,不仅不会因着我们得出了“C教育”就是“一切都关于神,关于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神”的教育,这样一个“本体论Ontology”层面的定义,就变得可有可无——反而,“C教育”在认识论上的独特性,正是其区别于其他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因为,耶和华赐人智慧;知识和聪明都由他口而出。
【箴2:6】
我的民哪,你们当听我的话!以色列啊,我要劝戒你;我是神,是你的神!
【诗50:7】
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神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罗1:19-20】
如经上所记: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只有神借着圣灵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神深奥的事也参透了。
【林前2:9-10】

在“C教育”中,孩子们所需要知道的一切,所能够知道的一切, 以及“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都有着同样的一个来源基础——神的话语,《圣经》——而且,要由圣灵藉着一位重生基督徒——“道成肉身”的“小基督”的口,向他们正确的讲论,引导他们心意更新、慎思明辨。

而那“原显明在人心里”、“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罗1:19-20),却因着“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反成了愚拙”(罗1:21-22),而被“各样的计谋”,“各样自高之事”所拦阻(林后10:5),使人无法去“认识”,也不去“荣耀”和“感谢”的“神的永能和神性”,因着“心地刚硬”、“帕子蒙心”(林后3:14-17)而无法读懂的“神的律法、先知的话和诗篇”,以及因着“被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黑暗”(林后4:4-6, 约1:5-10, 约16:2-3)而未曾认识的“道成肉身的耶稣”,统统都必须在圣灵的“特殊启示”之下被重新认识:

你们念了,就能晓得我深知基督的奥秘。这奥秘在以前的世代没有叫人知道,像如今借着圣灵启示他的圣使徒和先知一样。……又使众人都明白,这历代以来隐藏在创造万物之神里的奥秘是如何安排的,为要借着教会使天上执政的、掌权的,现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
【弗3:4-5, 9-10】
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诵读摩西书的时候,帕子还在他们心上。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哪里,那里就得以自由。
【林后3:15-17】
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 
【约16:13a】
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神,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
【弗1:17】

换句话说,如果在本体论的层面上,《圣经》对于“C教育”的启示是——一切都关于神,关于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神;那么,在认识论的层面上,《圣经》对于“C教育”的启示则是——神不启示,人不能知道

这个“一切都关于神,关于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神”的教育,从始至终都不能离开其在认识论上的根基——神对自己亲自的启示。而且必须是——“神关于自己的特殊启示”在先,“神关于自己的普遍启示”——“受造万有中一切可学习的内容”在后。

或者说,藉着“特殊启示”去理解“普遍启示”,是我们学习受造万有中一切内容的“先决条件”,也是一个教育过程能够被称为“C教育”的“必要条件”。

毫无疑问,对于世俗世界,对于属血气的人,对于今天这个行在黑暗里,试图从方方面面彻底离弃神的邪恶世代——甚至,对于一些被世界所引诱、所迷惑、所捆绑的基督徒而言——这样的宣告或想法都是一件匪夷所思、闻所未闻的事。有关这一点在教育实践中的影响,我们其后还会有所讨论,这里不作展开。

让我们回到前一个结论:对于任何一个真正的信徒——这里具体指的是,相信《圣经》的无误Inerrancy、充分Sufficiency和权威Authority的基督徒——

无论“世界的智慧”(林前3:18-21)是什么,“今世的风俗”(弗2:2)是什么,“人间的遗传”(西2:8)是什么,“世上的小学”(西2:20)是什么, “人的吩咐”(赛29:13-14)、“古人的遗传”(可7:5-9)和“祖宗所传流虚妄的行为”(彼前1:18)是什么,

“C教育”在认识论上的根基和起点都有且只有唯一的一个,那就是:神对自己的特殊启示——《圣经》和《圣经》启示的中心——耶稣基督(而不是宗派传统、信经信条,更不是××如此说)

人不可自欺。你们中间若有人在这世界自以为有智慧,倒不如变作愚拙,好成为有智慧的。因这世界的智慧,在神看是愚拙。如经上记着说:“主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诡计”;又说:“主知道智慧人的意念是虚妄的。”所以无论谁,都不可拿人夸口,因为万有全是你们的。或保罗,或亚波罗,或矶法,或世界,或生,或死,或现今的事,或将来的事,全是你们的;并且你们是属基督的,基督又是属神的。
【林前3:18-23】

如果一个教育,无论其教育方法论、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学习理论和教育者自身是怎样——如果在“唯独圣经”这一点上,没有坚决且有意识的持守(不是全备而是视为根本),时时处处的反思和校准(不是完美而是慎思明辨)——就难以被称之为“C教育”——也许是不错的教育,质量上乘的教育,师承某个著名宗派,某个著名人物,某个著名传统的教育,有着许多合乎真理属性的教育——但一定不是“C教育”。

因为,如果我们认同教育的实质是“建立生命”,则对于基督徒来说:

耶稣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路4:4】
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约6:63】
神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皆因我们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
【彼后1:3】

以及,就教育的一切内容和一切过程而言: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提后3:16-17】
神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并且被造的没有一样在他面前不显然的;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
【来4:12-13】
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谢着领受,就没有一样可弃的,都因神的道和人的祈求成为圣洁了。
【提前4:4-5】
因为,出于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的。
【路1:37】
……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
【罗10:17】
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
【西1:28】

因此,“神关于自己的特殊启示”——在教育的场景下也就是:

  • 被圣灵重生的基督徒教育者,以及
  • 时时处处被教育者作为根基和权威,去指引、诠释、衡量一切学习内容的,圣灵所默示的《圣经》
    ——就必须在从始至终的教育过程中,成为“C教育”最为显著的“外在特征Explicit Nature”

– “一个关于“C教育”的阶段性定义 –

事实上,在“C教育”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特征之间,存在着一个天然而且本质的联系。那就是:

“C教育”是“一切都关于神,关于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神”的教育;而“神的道”——耶稣基督,既是神对自己本性和作为最完全和彻底的启示,也是对于“爱神”这件事最终极的诠释与衡量

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约1:17-18】
耶稣对他们说:“这就是我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所告诉你们的话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
【路24:44】
将各样的计谋,各样拦阻人认识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
【林后10:5】
但要叫世人知道我爱父,并且父怎样吩咐我,我就怎样行。
【约14:31a】
他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我们若遵守他的诫命,就晓得是认识他。人若说“我认识他”,却不遵守他的诫命,便是说谎话的,真理也不在他心里了。凡遵守主道的,爱神的心在他里面实在是完全的。从此,我们知道我们是在主里面。
【约壹2:2-5】
耶稣回答说:“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与他同住。
【约14:23】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C教育”其实就是一个引导人“透过基督认识万有,在万有中寻见基督,在凡事上顺服基督”“活泼的关系、真实的体验和动态的过程”

接下来,依照本文论述至此的思路和结论,我们来试着为“C教育”下一个阶段性的定义。与上一篇中有关“教育”的定义一样,这也是一个极其有限,需要持续学习,持续归正,持续澄清的定义:

“C教育”,是重生的基督徒教育者,以“神关于自己的特殊启示”为教育的根基和起点,引导人在万有中,在凡事上,去认识(彼后1:3, 西2:2-3)相信(加2:20; 彼前1:21)喜爱(约壹5:1-3, 约壹2:5) 顺服(来5:8-9, 腓2:5-13)享受(约15:11, 约17:13)宣扬(诗78:4, 西1:28, 彼前2:9)荣耀(林后1:20, 帖后1:11-12)神在耶稣基督里一切的本性和作为(西1:15-20, 来1:2-3)”,帮助他们以此被预备、被建立、被更新今生乃至永恒中“丰盛生命”(约6:63, 约12:25, 约壹5:12, 提前6:19, 林后5:4, 约壹2:24-25, 约17:3, 西2:9-15, 西3:3-4, 多3:1-8)的“活泼的关系、真实的体验和动态的过程”。

下一篇见。


– 本篇概要 –

  1. 虽然同称“C在家教育”,背后实际的认知和出发点迥异,简单概括为4类:从好的教育出发、从心目中的C教育出发、从特殊诉求出发、从建立合神心意的家庭出发。
  2. 一切存在的起点是神,“C教育”的起点、终点,以及真正的焦点,是这一位“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祂而立”的主。
  3. “C教育”在本质上是“个人化和关系性的” 。
  4. “C教育”是“一切都关于神,关于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神”的教育。
  5. 藉着“特殊启示”去理解“普遍启示”,是我们学习受造万有中一切内容的“先决条件”,也是一个教育过程能够被称为“C教育”的“必要条件”。
  6. “C教育”在认识论上的根基和起点都有且只有唯一的一个,那就是:神对自己的特殊启示——《圣经》和《圣经》启示的中心“耶稣基督”。
  7. “C教育”其实就是一个引导人“透过基督认识万有,在万有中寻见基督,在凡事上顺服基督”的“活泼的关系、真实的体验和动态的过程”。

3 评论

  1. 反复阅读了几遍文一与文二。欣喜看到这样深入的思考。感恩祂在中文世界里预备了这样的作者、这样的文章。
    基督信仰是有确定起点与终点的信仰。基督化教育也应当是基于人的现实,不断追问原点,校正当下的生命实践和传递。也只有在这样的原则下,才能接纳如此不同的鲜活个体,在纷繁多元、杂音不断的世界里,于平静安稳中求问、追索那唯一真实的声音。
    作者这样的思考,预备、实践,相信是祂在这个时代、这边土地上的馈赠。期待祂透过你和你家带给我们更丰盛的礼物…

    • 可以理解。教育本来就是一件复杂的事。这个系列还有后续,也是账号被封打压之下的结果,一个相当于52篇文章内容的父母课程,详情请移步:在家教育父母成长计划

      此外,配套的K-12学习体系也已经开发出了一些。资源和办法总比困难多。神的恩典够用。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无法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