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启蒙利器,你缺的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闲话不多说,为初次见面的读者导入下方法论先:

在我们的理论中,语言启蒙阶段在本质上是一个“习得Acquire”为主的学习阶段,也就是:

一个人类与生俱来的“凭借听力去辨音和模仿的能力”,得到开发和运用的过程。

与一个人在无乐理、无歌谱等工具辅助的情况下学会一首歌类似,两者同样都是“凭听力辨音和模仿”的过程。具体来说,也就是:

大脑根据听到的声音,通过识别和区分声音的特点,以及反复的想象和尝试,去寻找类似的发声部位、口腔肌肉的感觉、声音的长短-高低-强弱(即乐理中的时值、音高和音量)以及语调的扬抑和节奏的变化(类似于乐理中的音色和音程)凭借听力持续模仿和校正,直至惟妙惟肖

这其实也就是人们口中定义模糊,略带神秘的所谓“语感”的建立过程。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们每个人的家乡话。以语言学的标准而论,各地的方言尤其是口语中,实际包含着大量复杂多变的语音语调规则,这些规则我们不仅从未学习过,甚至想也不曾想过,几乎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

然而,当一个外地人试图模仿的时候,无论经过怎样的练习,我们也总能听出其中细微的差别。

这句简单的,和普通话几乎无甚差别的东北方言,即使标上拼音,外地人也很难说的地道。

这其实就是我们“感知语言”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语感”。而我们建立起这样能力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学会家乡话的全部途径,恰恰是通过“习得”——凭听力辨音和模仿


以“童谣慢速跟读训练”
建立语感的内在逻辑

关注番茄有段时间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们正是基于这样的启蒙逻辑,设计了番茄文识课程【英语启蒙系列 – Level 1】的内容。而其中的核心部分,是一套以“鹅妈妈童谣”为素材的【慢速跟读训练】。

所谓的“Mother Goose鹅妈妈”,其实是欧美文化背景中“童谣类内容”的一个代名词,而并非是一个品牌或者图书的专属名称

市面上以“鹅妈妈”冠名的内容版本众多,虽然其中收录的内容多有重叠,包含各种摇篮曲、字母歌、数数歌、绕口令,还有文化背景丰富的故事、儿歌、游戏、谜语,但每个版本的设计目的和使用方法都不尽相同。其中也难免鱼龙混杂,品质良莠不齐。

我们最终在课程中所选择使用的《My Very First Mother Goose》,是番茄妈当初为了自己使用,经过反复比对和实际使用的验证而选出,收录童谣的数量和内容相对合适,也相对易于购买的一套素材。

此外,我们在制作【童谣慢速跟读训练】之前,也对网上大量有关鹅妈妈童谣的文章和课程做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我们发现,虽然“鹅妈妈”这个名字也算广为人知,与之相关的学习内容并不算少,但市面上绝大部分的使用,却是相当的南辕北辙,不得其法。

比如我们看到的许多课程,是用童谣教词汇、教背景内容、教百科知识等等(包括很多知名机构的课程,也只是对国外已有内容的一种生搬硬套),甚至要求孩子去背诵这些内容晦涩难懂,包含特殊背景下种种政治隐喻的文本内容。这样的误区,与我们之前在 5岁前实现英文自主阅读,我们是如何做到的(一)里提到过的误区,可谓是异曲同工。

说到‘鹅妈妈这种素材的正确打开方式,我们必须首先明白这些国外童谣到底都是些什么内容。

正如我们上面所提到过的,所谓“Mother Goose鹅妈妈”,其实就是欧美文化背景中【童谣】的代名词——包含摇篮曲、字母歌、数数歌、绕口令等多种类型的内容,类似中文里的“拉大锯,扯大锯, 姥姥家,唱大戏”,“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而其中一类较为典型,甚至是较为主流的内容,却是一些源自真实历史,年代久远、背景复杂,以童谣形式在民间流传的政治隐喻(类似于《后汉书》中记载预言董卓之死的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或是对于丑闻和恶行的嘲讽(类似于《二申野录》中记载讽刺官军对百姓的伤害比强贼更甚的:强贼放火,官军抢火;贼来梳我,军来篦我)。

正因为这类“历史写实”的大量存在,鹅妈妈童谣中往往会包含一些带着些许黑暗甚至是血腥色彩的内容(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考,这里就不作展开了)。许多国外的小说和电影也常常引用“鹅妈妈童谣”中的元素,去构成一些悬疑、神秘、阴诡,甚至是恐怖的情节。

说到这里,很多父母可能会有些紧张。你们都让娃们学了些啥! 先别着急哈。一方面,我们所选择的这套素材,内容对于孩子们是很友好的;另一方面,以上所提到的这些背景与含义,若非详细的查考和解读,不仅懂英语的成人也未必听的懂,甚至想也是很难想到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课程中对童谣的使用原则,恰恰是“不求甚解”——其使用的重点,不在于【理解】或【背诵】,因为其中往往并没有许多特别有价值的智慧和真理,或是格外优美、格外有意义的词句——对于童谣类素材的使用,我们的原则就是一个简单的10字诀:

听清、会说、记熟、脱口而出

话虽如此,可是从古至今,大家又为什么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些背景复杂和异样的内容,来为孩子做语言启蒙呢?其中的原因,就在于童谣特有的创作属性。

包括政治隐喻和嘲讽在内的所有童谣内容,在创作上都有两个格外鲜明,且在其他任何文字内容中都极为罕见的属性:

  • 1)从始至终以“大众传播”为目的;
  • 2)传播对象为“目不识丁”的成人或孩童。

因为“以传播为目的”,所以必须有简单的内容,朗朗上口的韵律,还要带点趣味性。

因为传播对象是“目不识丁”的成人或孩童,所以内容必须在没有文字阅读的情况下,完全凭借听力就能做到——听清、会说、记熟、脱口而出

正是因为这两个鲜明属性的存在,童谣类内容才成为了语言启蒙期的一门利器。如同我们在此前的启蒙逻辑中解释过的,启蒙第一阶段的核心目标,是去建立【基础语感】——我们之所以使用童谣作为素材,也正是因为其中的语言特点,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并且,这一切,也都必须是在应用得当的前提之下:

  • 1)一切启蒙在本质上都是一个“接触和熟悉陌生事物”的过程,必须有兴趣作为基础,不能在过度的压力下完成。所以谓之“启蒙阶段”,正是因为学习者还没有入门,需要更多引导,更多鼓励,更多帮助。这个阶段一味要求尚未入门的学习者刻苦努力,其实是教育者自己的懒惰。若孩子一时没有兴趣,父母并无须勉强,完全可以换个时间。克服懒惰心理和畏难情绪都是必要的,却一定是在启蒙完成之后。
  • 2)语言的启蒙也不能缺少人际间的互动 ——因为人是社会性的,语言也是社会性的。因此,单纯的听音频、看视频,在语言启蒙上的效果是很有限的。我们之所以采用“童谣慢速跟读打卡”这种内容简单、操作容易,且时间要求不高的训练形式,核心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父母参与的门槛,鼓励和帮助父母与孩子间有更多的互动。哪怕是英语基础不好的父母,哪怕是简单的参与和陪伴,都会为启蒙过程带来显著的不同。
  • 3)跟读训练要以听力模仿为主,指读为辅。一些父母或孩子因为已经具备指读的能力,打卡内容更多是指读出来的,这就失去了跟读训练的初衷。而且我们在实际的训练中发现,无论大人或孩子,如果之前经历过传统方法的学习和错误的示范,就会在重音、连读、弱读、吞音等语音语调规则和节奏的掌握上遇到各种“中国人说英语”的典型问题。完全零基础的成人或孩子,反倒能很快掌握地道的语音语调,模仿的有模有样。

那就先聊这里,下回再见啦~

2 评论

留下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无法复制